數據中央在經由了從提供帶寬供給、主機托管租用等一般基礎舉措措施服務向提供安全應用軟件增值服務轉型后,發(fā)展到了第三代以客戶需求為出發(fā),以服務為核心導向,在高機能基礎架構上提供各類咨詢、業(yè)務、技術外包等隨需而變的服務。然而傳統(tǒng)數據中央存在的題目不僅僅是這些,需求的飆升使數據中央預計容量不斷增加,導致資本壓力上升,而電源、制冷、空間因素都限 制了數據中央的擴展。作為數據中央構建的尺度模塊,可在短時間內完成部署和容量擴展,縮短建設周期
模塊化/集裝箱式數據中央成發(fā)展趨勢
IT能源消耗在以每年8%-10%的速度整張,弘遠于全球2%的能耗增長速度。集裝箱數據中央不需要企業(yè)再經由空間租用、土地申請、機房建設、硬件部署等周期,一個模塊/集裝箱可安裝幾百至幾千臺服務器,這些服務器都是預先安裝并經由測試,可在短時間內投入運行。另一方面,傳統(tǒng)數據中央從計劃、設計、建設到交付使用需要4年以上的(不算土建的話,一般建設周期為18個月)的時間,建設周期漫長。與傳統(tǒng)數據中央比擬,集裝箱式數據中央在設計與建造上要便宜30%。
節(jié)約本錢。同時他還建議,作為下一代數據中央的基礎,各集裝箱數據中央提供商應打造樣板間,切入早期市場,跨越鴻溝搶占市場。在中國,IT能耗占全國每年800億元政府能耗的50%,而數據中央能耗又占到IT總開銷的40%這一事實,標志著傳統(tǒng)數據中央的高能耗。
即插即用。另外,全封鎖、冷熱通道分離,能源消耗節(jié)省40%-50%,PUE降低至1.2-1.4。
按需部署。跟著云計算的著陸,第 四代數據中央嶄露頭角,模塊化、可擴展及時的數據中央,可以在任何地方快捷地組建,如當前的云計算數據中央。跟著企業(yè)IT應用日趨復雜,以及虛擬化、云計算等應用的驅使,企業(yè)需要采購更多的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這就給傳統(tǒng)數據中央帶來了良多挑戰(zhàn)。施耐德電氣IT事業(yè)部CTO辦公室數據中央解決方案產品經理劉海峰表示,模塊化數據中央不僅可以延長現有數據中央的壽命,還可以將任何空間變成集成的、完整的世界數據中央。模塊/集裝箱數據中央的安裝利便,只需提供電源、水源和網絡鏈接。
中國移動通訊團體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侯士彥表示,綠色節(jié)能、減低能耗已成為新一代數據中央發(fā)展的趨勢,集裝箱式及模塊化數據中央已開始大規(guī)模的使用。
集裝箱數據中央代表了一種新的數據中央應用理念。
可見,集裝箱數據中央受到IT巨頭的追捧,這是為什么呢?用戶需求的轉變與其息息相關的。例如:谷歌俄勒岡州數據中央PUE小于1.2;微軟芝加哥數據中央PUE均勻在1.3左右;雅虎稱其數據中央PUE值為1.08,幾乎與熱學定律背道而馳;惠普獨特的“蝴蝶”型數據中央PUE為1.25或者更低一些……這些PUE值可觀的數據中央無一例外,都采取了集裝箱設計或是模塊化設計。在這些數據眼前,部門數據中央將PUE值幾乎做到了極限。而高可靠性、快速部署、低碳節(jié)能、尺度ISO箱體的新一代集裝箱式數據中央以其光鮮的特點凸起重圍:
快速部署。
海內數據中央PUE普遍高于2.0,而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的統(tǒng)計也顯示,美國大約7000個數據中央的PUE均勻值是1.92。